今年以來,海口印刷廠主要經濟指標提速進位。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明顯增強,綜合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地級市第八位。科技創新能力的顯著提升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今年,市財政投入7.2億元用于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扶持資金增至4億元。100個項目進入省級以上科技計劃,獲得扶持資金6582萬元。從獲獎項目看,投入與產出成正比。專利獎勵創下了歷史最好成績,1-9月,全市專利申請量增長43.7%,專利授權量增長19.1%,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164.3%。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效果明顯,獲獎的工農業項目近三年累計新增產值91.5億元,比增57%,利稅16.3億元,創匯2.1億美元。高新技術領域項目占71%,體現了科技在培育戰略型新興產業中發揮的支撐引領作用。面向改善民生、服務民生的科技創新得到進一步加強。涉及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社會保障等領域的項目有47項,占全部獲獎成果50.5%。通過產學研結合,企業的創新動力和活力不斷增強,獲獎的工農業項目中,有產學研合作背景的占49.2%,實現利稅6.8億元。
陳茂輝指出,“十二五”是海口印刷廠“率先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和美中山”的關鍵五年,是從要素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為主轉變的重要時期,要把創新型城市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一是優化存量、擴大增量,推動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雙提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既要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使翠亨新區和電動汽車產業和風電裝備“兩個基地”成為引領中山產業轉型升級的 “航母編隊”。又要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集中力量打造百億級、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一批傳統產業創新型企業。要借火炬區成為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的重要機遇,提升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加快推進裝備制造、健康醫藥、高端電子信息、現代包裝印刷等產業集群創新發展。同時鼓勵高新技術產業走出去,增加科技產品出口比例,提高對外貿易科技含金量。
海口印刷廠二是深化產學研合作,完善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繼續堅持引資與引才、引智、引技相結合,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一方面繼續爭取國家重點高校、科研機構在中山市建設高水平的綜合性研發平臺。一方面加強區域和國際科技合作,以現代照明、家具、家電三大產業區為重點,開展產業協作和一體化布局,構建跨鎮區公共創新平臺和特色產業大聯盟,助力經濟協作區建設。以翠亨新區為重要戰略平臺,積極推進與港澳臺的區域科技合作,共建科技創新平臺和科技園區,建設一批高水平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海口印刷廠三是加大科技金融結合力度、堅持“綠色增長”發展低碳經濟、構筑智慧技術創新中心、大力開展科技服務業,融合創意產業、信息產業、高技術產業、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和知識經濟等要素,形成“智慧經濟”,建設“智慧城市”。
大會上,獲得第十三屆中國外觀設計金獎、2011年度廣東專利金獎的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獲市科技重大貢獻獎的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曹人靖,獲市產學研合作獎的南京林業大學、古鎮鎮人民政府、中山華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獲市科技進步獎的89項成果和獲市專利金獎的單位及個人受到表彰獎勵。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建新、副市長司徒偉湛、市政協副主席麥建章為其頒獎。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主任、市科技局局長徐小莉向大會報告了2010年度中山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情況。海口印刷廠政府秘書長賀振章主持會議。